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书画市场 > 新闻报道 > 正文

王梦萱勇夺“希望颂”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桂冠

时间:2025-09-01 20:06:27   来源:   
更多
上海市多伦同心小学王梦萱勇夺“希望颂”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桂冠�——青少年美育成果再添华章,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

上海市多伦同心小学王梦萱勇夺“希望颂”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桂冠—青少年美育成果再添华章,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


 


 

2025年8月17日,由教育部批准、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希望颂——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”颁奖典礼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。在这场汇聚全国160万件青少年书画作品的顶级赛事中,来自上海市多伦同心小学的王梦萱同学凭借作品《墨韵申城》脱颖而出,荣获全国第一名(特等奖),成为本届大展最耀眼的“希望之星”。

从校园到全国舞台:小画笔绘就大梦想

王梦萱的获奖作品《墨韵申城》以水墨画形式展现上海城市风貌,将外滩建筑群与豫园飞檐巧妙融合,辅以青花瓷纹样点缀画面,既体现传统笔墨意趣,又融入现代审美视角。评审专家评价其“构图新颖、技法娴熟,在童真视角中传递出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”。据组委会透露,该作品从全国初评、复评到终评层层选拔,最终从特等奖作品中被选为“希望颂”主题展览的开幕作品,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文馆展出。

“梦萱从小喜欢画画,但真正系统学习书画仅三年。”王梦萱的指导老师、多伦同心小学美术教研组长李敏表示,“学校以‘立德树人’为美育核心,通过‘非遗进校园’‘书画名家工作坊’等活动,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学习平台。这次获奖既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,也是学校美育成果的集中体现。”

赛事规格再创新高:160万件作品见证美育热潮

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,“希望颂”大展自2022年纳入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以来,已成为青少年书画领域的标杆性平台。本届大展自2024年12月启动,历时半年征集作品近160万件,参与规模较上届增长30%,覆盖全国31个省(市、自治区)及港澳台地区。除传统书画类别外,数字美术、综合创意画等新兴形式占比达15%,反映出青少年艺术创作的多元化趋势。

评审环节严格遵循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原则,采用“省级初评+全国复评+终评”三级机制,由故宫博物院、中国美术馆等机构专家组成评审团。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在颁奖典礼上强调:“我们鼓励青少年用笔墨记录时代,用艺术表达情感。王梦萱等获奖者的作品,正是‘以美育人’理念的生动实践。”

文化传承与人才培育:美育生态持续完善

颁奖典礼上,王梦萱与来自北京、广西、安徽等地的获奖学生代表共同启动“希望颂”数字展览。本届大展首次采用“实体展+云端展”双模式,除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1000余幅实体作品外,300余幅数字作品通过VR技术实现全球在线观展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代表在致辞中指出:“这种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范式,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书画艺术的魅力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本届大展特别设立“优秀美育组织机构奖”和“书画教育特色校”认证。上海市多伦同心小学凭借“书画艺术特色课程群”建设成果,获颁“全国青少年书画教育示范校”牌匾。校长陈芳表示:“学校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,深化与专业机构的合作,探索‘书画+科技’‘书画+非遗’等跨学科教学模式,为培养更多文化传承者贡献力量。”

展望未来:第十届大展将落地“宣纸之乡”

随着第九届大展圆满落幕,组委会宣布第十届“希望颂”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将于2026年在安徽泾县举办。作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,泾县将依托“中国宣纸文化园”等资源,打造“书画创作+非遗体验+文化研学”一体化平台。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透露:“第十届大展将增设‘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’竞赛单元,鼓励青少年探索书画艺术与文创产业的融合路径。”

从黄浦江畔到长江之滨,从传统笔墨到数字创新,“希望颂”大展正以艺术为纽带,串联起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成长轨迹。正如中宣部原副部长胡振民在开幕式上所言:“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,它们将在时代土壤中生根发芽,绽放出中华文化传承的绚丽之花。”